每個初次看走勢圖的人一定會看到的一條線。實際上我個人比較習慣叫成本線,因為它比較能提醒我看這條線該注意的角度。一般情況下比較實用的是日線(5)、月線(20)和季線(60),其他日期的型態線想看再看就好,對 day trade 的我們意義不大。如同全名移動平均成本線,它主要是用來當作股價或指數的壓力與支撐,代表投資人在一段區間內的平均投資成本,所以當均線往上翹的時候,代表這段時間投資人愈買愈高、愈追愈高,同時前波住在樓上套房的投資人解套可能性也愈來愈大或者逐步解套,此時大家都是比較樂觀的,有人賣有人買,籌碼健康。反之,當均線往下掉的時候,代表大家愈買愈便宜,愈買套愈深,此時大家都是比較悲觀的,如果一彈上來馬上就會被恐慌賣壓打下去。一般來說季線對於趨勢比較有參考性,如果季線向上而且股價在季線之上我都屬於比較偏多的操作,既使很討厭某支股票我也會盡量保持delta中立。看了一下大盤均線走勢,五日線站上所有均線之上,季線愈來愈翹,如果經驗屬實星期一開高沒問題,拉回就是買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n809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